技術咨詢
一、離心式制冷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離心式制冷壓縮機的單級、雙級和多級等多種結構形式。單級壓縮機主要由吸氣室、葉輪、擴壓器、蝸殼等組成。對于多級壓縮機,還設有彎道和回流器等部件。一個工作葉輪和與其相配的固定元件(如吸氣室、擴壓器、彎道、回流器或蝸殼等)就組成壓縮機的一個級。
工作原理:
單級離心式制冷壓縮壓縮機葉輪旋轉時,制冷劑氣體由吸氣室通過進口可調導流葉片進入葉輪流道,在葉輪葉片的推動下氣體隨著葉輪一起旋轉。因為離心力的作用,氣體沿著葉輪流道徑向流動并離開葉輪,同時,葉輪進口處形成低壓,氣體由吸氣管不斷吸入。在此過程中,葉輪對氣體做功,使其動能和壓力能增加,氣體的壓力和流速得到提高。接著,氣體以高速進入截面逐漸擴大的擴壓器和蝸殼,流速逐漸下降,大部分氣體動能轉變為壓力能,壓力進一步提高,然后再引出壓縮機外。
對于多級離心式制冷壓縮機,為了使制冷劑氣體壓力繼續提高,則利用彎道和回流器再將氣體引入下一級葉輪進行壓縮。
二、離心式制冷壓縮機喘振原因與判斷
離心喘振是離心機的殺手,高速冷凍離心機和越高冷凍離心機出現喘振的幾率比較大,嚴重時會損壞離心機轉子等配件,下面我們就來分析離心喘振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離心機喘振原因
1.冷凝器積垢:冷凝器換熱管內表水質積垢(開式循環的冷卻水系統最容易積垢),而導致傳熱熱阻增大,換熱效果降低,使冷凝溫度升高或蒸發溫度降低,另外,由于水質未經處理和維護不善,同樣造成換熱管內外表沉積沙土、雜質、藻類等物,造成冷凝壓力升高而導致離心機喘振發生。
2.制冷系統有空氣:當離心機組運行時,因為蒸發器和低壓管路都處于真空狀態,所以連接處極容易滲入空氣,另外空氣屬不凝性氣體,絕熱指數很高,當空氣凝積在冷凝器上部時,形成冷凝壓力和冷凝溫度升高,而導致離心機喘振發生。
3.冷卻塔冷卻水循環量不足,進水溫度過高等。因為冷卻塔冷卻效果不佳而造成冷凝壓力過高,而導致喘振發生。
4.蒸發器蒸發溫度過低:因為系統制冷劑不足、制冷量負荷減小,球閥敞開度過小,造成蒸發壓力過低而喘振。
5.關機時未關小導葉角度和降低離心機排氣口壓力。當離心機停機時,由于增壓突然消失,蝸殼及冷凝器中的高壓制冷劑蒸氣倒灌,容易喘振。
6.葉輪摩擦外殼,軸承不平衡。
離心機喘振排除
1.冷凝器結垢:清除傳熱面的污垢和清洗冷卻塔。
2.系統中空氣掃除:啟動抽氣收回裝置,將不凝性氣體排出,一般將制冷劑壓力抽到稍低于制冷劑液體溫度相對應的飽和壓力即可。
3.啟動后發生喘振:進行反喘振調節。當能量調理大幅度減少時,造成吸氣量不足,即蒸氣不能均勻流入葉輪,導致排氣壓力猛然下降,壓縮機處于不穩定工作區,而發生喘振。為了防止喘振,可將一部分被壓縮后的蒸氣,由排氣管旁通到蒸發器,不但可防喘振.而且對離心機啟動時也有益:減少蒸氣密度和啟動時的壓力,可減小啟動功率。
4.蒸發壓力過低:檢查蒸發壓力過低原因,制冷劑不足添加制冷劑,制冷量負荷小,關閉能量調節葉片。
5.停機時喘振:停離心機時應注意主電機有無回轉現象,并盡可能關小導葉角度,降低離心機排氣口壓力。
離心機操作過程中,應保持冷凝壓力和蒸發壓力的穩定,使離心機制冷量高于喘振點對應制冷量,以防喘振。
上一篇:技術咨詢
下一篇:技術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