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咨詢
空調制冷制熱的工作原理是以制冷劑為載體將熱量來回搬運,制冷時制冷劑從室內吸收熱量搬運到室外,使室內溫度降低;制熱時制冷劑從室外吸收熱量搬運到室內,使室內溫度升高,熱量并不是憑空產生也不是憑空消失。
本篇內容將以以下幾點來進行說明空調工作原理:
空調的定義;
基本熱力學原理;
空調基本結構及循環原理;
空調制熱不佳常見問題;
1、空調的定義
現在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一說空調我們可能腦海里浮現的更多的是掛機、柜機、中央空調、水冷機組等等,但是實際上,空調是空氣調節的簡稱,空調器才是我們平常所見到的這些機組設備,在生活中為了方便,我們都以空調簡稱。
空調即空氣調節是指利用各種技術和設備對某一區域或空間內空氣的溫度、濕度、潔凈度和流速進行調節,以滿足人們對舒適要求或不同工藝環境的要求。我們家用空調的目的就是滿足人們對舒適性的要求,即“夏天制冷,冬天制熱”。
2、基本熱力學原理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熱量從低溫物體傳向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它變化。我們都知道自然情況下,熱量是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轉移,我們冬天會抱著暖寶寶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來取暖,暖寶寶的熱量會自發的向我們手或者身體轉移。但是空調是從低溫環境向高溫環境轉移熱量,要想實現這個過程,不能自發進行,就必須有其他能量幫助空調實現這個過程,所以就需要耗電驅動壓縮機,來幫助空調實現這個過程,所以空調的制冷制熱,產生的熱量冷量不是壓縮機產生的,壓縮機只是幫助空調來搬運熱量。
在說制冷和制熱原理之前,我們需要引入一個制冷劑(也有叫氟利昂、冷媒、雪種)的概念,現在常見的制冷劑有R22、R410a、R32等,制冷劑就具有上面說的4個熱力學定律,空調主要 利用這些熱力學定律來實現制冷制熱。
3、空調主要結構及循環原理
空調制冷時,制冷劑先經過壓縮機變成高壓氣體;然后經過室外機換熱器(冷凝器)冷凝放熱變成高壓液體;然后高壓液體經過節流裝置,會變成低溫壓的液體;然后經過室內機換熱器(蒸發器)蒸發吸熱變成低溫低壓的氣體,最后再回到壓縮機。
空調制熱時,制冷劑先經過壓縮機變成高壓氣體,然后會先經過室內機換熱器(冷凝器)冷凝放熱變成高壓氣體,然后高壓液體經過節流裝置,會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然后經過室外機換熱器(蒸發器)蒸發吸熱成低溫低壓的氣體,最后再回到壓縮機。
制冷制熱時,制冷劑流向是不同的,制冷時先流過室外機換熱器,此時室外機是冷凝器,室內機是蒸發器;制熱時,制冷劑先流過室內機換熱器,此時室內機是冷凝器,室外機是蒸發器。制冷制熱不同狀態時,空調會通過四通閥改變制冷劑的流向。上圖紅色方框內為四通閥。如果沒有四通閥,空調只能實現單一制冷或者制熱,不能冷熱切換。
4、空調制熱效果不好常見原因
環境濕度溫低:
天氣越冷時,室外溫度越低,室內溫差越大,空調從室外吸收熱量的難度越大,所以會感覺到天氣越冷,制熱效果越差。當溫度在零下3℃~~零下7℃,機器的制熱效果幾乎下降到60%,將無法滿足用戶制熱的需求,空調正常制熱已經沒有了換熱效果,但是空調也設計了一個輔助加熱功能。
空調開啟電輔助加熱,類似于電吹風,把電能直接轉化為熱能,但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所以若遇到極端低溫天氣,空調制熱效果不好時,可以開啟電輔熱功能。
循環風量不夠:
濾網時間太長沒有清洗。出回風口被部分或者全部堵塞,導致風量不夠,帶不出足夠的熱量。
氣流組織不暢:
室內層高太高,空調安裝位置不佳,安裝過高,超過空調室內機可能吹到的最遠距離,空調吹出的熱風到不了人活動區域,所以有感覺涼,效果不好。另外室內有燈槽,空調室內機在燈槽內,空調熱風吹不下來,一直在頂部,當熱風高度低于回風口時,又被吸回室內機,底部區域空氣循環不起來,熱不了。
空調缺制冷劑:
空調靠制冷劑循環搬運熱量,當制冷劑不足時,由于熱量載體減少,所以一定時間內,制冷劑循環能搬運的熱量也不減少,導致室內效果差。
結霜化霜頻繁:
空調制熱時,室外機由于蒸發溫度低于0℃,會結霜,當遇到雨雪天氣或者溫度大的霧霾天氣,水分較多,結霜也會比較嚴重,影響換熱器的換熱效率,結霜又會化霜,室仙也制不了熱,結霜化霜頻繁也是冬天制熱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空調選配功率較小:
室內實際面積超過了空調適用面積,空調輸出的熱量滿足不了,室內取暖的需要,建筑保溫結構不好、有大窗戶、建筑主要朝向等都會影響空調的適用面積,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
空調故障:
若空調出現故障,會出現空調效果變差,比如室外機壓縮機故障,壓縮機不啟動;室外機風扇故障,風量太小或者沒有風;室內機風機故障,不送風或者風量太??;中通閥不換向,還是制冷狀態等等,都是空調故障,一般表現為室內機一直沒有熱風,或者風量很小。
上一篇:技術咨詢
下一篇:技術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