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咨詢
故障現象 | 故障原因 | 解決措施 |
電 機 線 圈 溫 度 傳 感 器 保 護 脫 跳 | 由于吸氣壓力過低導致冷媒流量過低 | 安裝液噴裝置用于冷卻電機 |
冷媒不足 | 充注冷媒 | |
進氣濾清器堵塞 | 清潔進氣濾清器 | |
吸氣溫度過高 | 安裝液噴裝置用于冷卻電機 | |
吸氣過熱度過高 | 控制吸氣過熱度在10k以內 | |
電氣系統不穩定 | 檢查供給電源 | |
電機過載 | ||
電機線圈本身的質量差,導致其升溫過快 | ||
壓 縮 機 無 法 加 載 | 環境溫度過低,潤滑油粘度過高 | 在開啟壓縮機之前打開機油加熱器 |
毛細管堵塞 | 清潔或更換毛細管 | |
容調電磁閥閥芯堵塞,電磁閥線圈燒毀 | 清潔電磁閥閥芯或更換電磁閥線圈 | |
容調油路堵塞 | 檢查并清理壓縮機內部油路 | |
容調活塞不順 | 更換活塞或活塞環 | |
機油過濾器堵塞 | 清潔機油過濾器(必要時更換) | |
高低壓壓差過低 | 最小壓差小于4bar時考慮安裝油泵 | |
壓 縮 機 無 法 卸 載 | 容調電磁閥閥芯堵塞或電磁閥線圈燒毀 | 清潔或更換電磁閥 |
活塞環磨壞或破損,油壓缸破損導致泄漏 | 更換活塞(如果油壓缸嚴重損壞,更換油壓缸) | |
潤滑油不足 | 檢查壓縮機內油位,如果油量不足,加入適量的潤滑油 | |
排氣蓋板末端內部泄漏 | 檢查或替換襯墊,鎖緊螺栓 | |
電磁閥控制電壓錯誤 | 檢查控制電壓 | |
容調活塞卡住 | 更換活塞裝置,檢查油壓缸及滑閥 | |
機組控制程序不良 | 檢查 | |
電 機 絕 緣 不 良 | 壓縮機電機不良 | 檢查電機線圈或更換電機定子 |
壓縮機電機電線接線柱潮濕或結露 | ||
壓縮機電機接線柱不良或卡灰塵異物 | ||
電磁接觸器絕緣不良 | ||
制冷系統內部酸蝕 | ||
電機在高溫條件下長時間運行 | ||
壓縮機啟動次數頻繁,線圈惡化 |
故障現象 | 故障原因 | 解決措施 |
壓 縮 機 無 法 啟 動 或 星 三 角 無 法 切 換 | 滿負載啟動,容調滑閥及活塞未至其最低負載位置 | 檢查在壓縮機停機時卸載電磁閥是否開啟,在壓縮機停機前是否進行卸載 |
電壓不正常 | 檢查供給電源 | |
壓縮機啟動時壓降過大,電磁接觸器不良或相間故障 | 檢查供給電源和接觸器 | |
電機損壞 | 更換電機 | |
電機保護開關動作 | 請參閱上文提到的“電機保護跳機” | |
電源連接方式有誤 | 檢查并重新連接 | |
星-三角故障 | 檢查并更換 | |
排氣或吸氣截止閥未開啟 | 打開截止閥 | |
星-三角繞組連接方式不當 | 檢查并重新連接 | |
轉子卡死 | 檢查并修理 | |
接地不良 | 檢查并修理 | |
保護性跳機 | 檢查 | |
壓 縮 機 異 常 震 動 及 噪 音 | 軸承損壞 | 檢查軸承 |
發生帶液壓縮現象 | 調節適當的吸氣過熱度 | |
轉子之間,轉子與機殼摩擦 | 更換轉子或壓縮機機殼 | |
潤滑油不足 | 檢查壓縮機內油位,如果油量不足,加入適量的潤滑油 | |
內部部件過松 | 拆解壓縮機并更換損壞部件 | |
電磁閥的電磁作用噪音 | 檢查 | |
配管不良無橈性導致機臺共振 | 檢查系統管路,如果可能盡量選擇銅制管路 | |
異物進入壓縮機 | 拆解壓縮機并檢查損壞情況 | |
滑閥與轉子的摩擦 | 拆解壓縮機并更換損壞部件 | |
電機轉子轉動不平衡 | 檢查并修理 | |
壓縮機不運轉 | 電機線路斷開 | 檢查 |
過載斷開 | 檢查連接電路 | |
轉子卡死 | 更換轉子,軸承等 | |
電機損壞 | 更換電機 | |
故障現象 | 故障原因 | 解決措施 |
排 氣 溫 度 過 高 | 冷媒不足 | 檢查系統是否泄漏,充注冷媒并控制吸氣過熱度在10k以內 |
冷凝器換熱性能差 | 檢查并清潔冷凝器 | |
冷媒充注量過多 | 放出部分冷媒,減少充注量 | |
系統內含水或不凝性氣體 | 回收冷媒并對系統進行抽真空處理 | |
膨脹閥異常 | 檢查并控制適當的吸氣過熱度 | |
潤滑油不足 | 檢查油位,加入適量潤滑油 | |
吸氣濾網結冰,堵塞 | 清潔或更換進氣過濾器 | |
吸氣過熱度過高 | 降低吸氣過熱度 | |
軸承損壞 | 停機壓縮機運行,更換軸承及其他零部件 | |
無輔助冷卻系統(液噴或油冷) | 安裝輔助冷卻系統(根據其工況限制選用液噴或油冷系統,或者二者都選用) | |
系統 失油 | 冷媒過少 | 檢查系統是否泄漏,充注適量的冷媒 |
系統管路連接不當 | 檢查并修正管路或安裝外接油分 | |
冷媒回流 | 保持合適的吸氣過熱度 | |
吸 氣 壓 力 過 低 | 冷媒不足 | 檢查系統是否泄漏,充注適量的冷媒 |
蒸發器過臟或結冰 | 融化冰層或者清潔管路 | |
液路干燥或過濾器堵塞 | 更換濾網 | |
吸氣管路或進氣過濾器堵塞(冰堵) | 清潔或更換進氣過濾器 | |
膨脹閥故障 | 檢查并重新設置適當的過熱度 | |
冷凝溫度過低 | 檢查標準的冷凝溫度 |
其它常見故障解析
1、壓縮比反常:
壓縮比針對知道壓縮機功能的人員來說并不陌生。螺桿機與活塞機的差異在于,活塞機只會欠壓縮,而螺桿機多出來過壓縮。
螺桿機壓縮比過大:系統或許偏離設計值,主要的現象有,排溫壓力溫度過高,吸氣壓力偏低,溫度偏高。
螺桿機壓縮比過?。褐饕怯绊懯菨駴_程,其實,螺桿機更怕濕沖程,假如大量液體回到壓縮機,就會形成潤滑油的稀釋,結果等同于排氣溫度偏高。
2、冷凝器功率低:
冷凝器功率低:主要影響供液溫度和是否能夠構成液體。冷凝作用太好也不可,比如環溫偏低,冷凝作用太好,構成液體進入蒸發器功率更高,吸氣過熱度很低,膨脹閥靈敏度偏低,就會構成開機液擊。
3、蒸發器功率低或高:
蒸發器功率低:主要影響的是被冷卻物的降溫,而影響壓縮機的是濕沖程。而高功率又會構成吸氣過熱度偏大,從而影響壓縮機排氣溫度。濕沖程可以依據壓焓圖來判斷,或者是排氣溫度減去冷凝后溫度的值來判斷。
4、油路問題:
油路:主要體現在油的質量,潔凈度,回油溫度等,潤滑油在螺桿壓縮機制冷系統中的主要作用是潤滑,降溫,密封?;赜偷臏囟仍诤艽蟪潭壬嫌绊懥寺輻U壓縮機的使用壽命,一般推薦工作溫度為40~60℃之間,有部分廠家也有標注70℃或80℃的。過高的油溫會構成油的焦化,損壞油膜的構成,油溫還影響排氣溫度高低,從而影響壓縮比。
5、開機或工作期間油歡騰:
機或工作期間油歡騰:此毛病歸于壓縮機進液,或者說潤滑油中制冷劑偏多,請調整節省組織,查看是否制冷劑充注過度。
6、油位缺乏或過高:
油位缺乏:應考慮是否是油分毛病,加油量缺乏,蒸發器回油困難。維修時留意儲液器是否無液面,應考慮節省組織毛病,或者裝置不合理導致。過高應考慮油濾堵死,制冷劑混入油中。
7、排氣溫度過高:
排氣溫度高:因素比較多,主要是考慮制冷劑過多或者過少,吸氣過熱太高,工況不穩定等。
8、吸氣壓力偏低或動搖:
吸氣壓力偏低:主要原因制冷劑缺失,節省組織失調,冷凝溫度偏高,液擊等。
?
上一篇:技術咨詢
下一篇:技術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