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咨詢
一、冷媒系統安裝規范
1、定位放線時應保持銅管順直,分支合理,線路最短。多個系統并行必須保證管道順直,高度一致。
2、銅管固定選用Ф8全絲圓鋼吊架,吊架距離:
銅管水平安裝時:管徑大于20mm 時,支吊架的距離不該大于2m;冷媒管管徑小于20mm時,支吊架的距離不該大于1.2m;
銅管垂直安裝時:管徑小于20mm時,支吊架的距離不該大于3m;冷媒管管徑大于20mm時,支吊架的距離不該大于2m。
3、銅管的焊接
焊接工作宜向下或水平側向進行,盡可能避免仰焊。焊接時,須先向配管內充入0.05Mpa左右氮氣,以沖走配管內的空氣。
焊接過程中應用氮氣進行保護,防止焊接時發生氧化物焊接結束后可用氮氣吹冷,不可用冷水噴灑,以免焊口驟發生裂紋。
4、配管的擴口連接
銅管的切開應盡量運用割管器切開,注意防止銅屑落入管內。
擴口后不得有傾斜、變形、裂口等缺陷。
5、配管的沖洗
配管在安裝、施工過程中難免會有塵埃、水氣進入管內,因此配管施工結束后必須對配管進行沖洗。(注意,所用的氣體只能是氮氣,不能用其它氣體,如用制冷劑或二氧化碳會有冷凝的風險,用氧氣會有爆炸的風險)。
6、在冷媒管未與設備銜接時,應對冷媒管管口進行包扎封蓋,防止水分、臟物、塵埃等雜質進入冷媒管內。
二、冷凝水系統安裝規范
冷媒管與室內機連接300-500mm處應固定,冷媒管轉彎處300mm固定,冷媒管走向橫平豎直,支撐固定符合規范。
冷凝水管安裝要求
冷凝水橫管保證至少1:100的傾斜度,吊桿支撐間距0.8~1m,冷凝水管固定碼距離要一致,固定距離800-1000mm/個。
排水管最高點應設通氣孔,以保證冷凝水順利排出。冷凝水管道斜度不小0.5%,不得呈現倒坡。
三、保溫管的安裝規范
1、保溫材料的選擇一定要符合相關技術要求機體排水口處的保溫材料一定要用膠粘在機體上,防止結露。
4、室內機安裝規范
機器吊裝時采用雙螺母固定,防止機器長期震動,造成螺絲松脫。
吊裝絲桿保持統一,絲桿要保持垂直,長度統一在機器的中間位置,若絲桿長度大于1.5mm時,須采用加強部件進行對絲桿加固,防止彎曲變形。
室內機水平吊裝,機器水平裝置±1°以內,保證后期接管、風口安裝的水平度。
吊裝后做防塵保護,機器吊裝完成后及時全方位包裹保護,防止裝修過程中的灰塵進入機器堆積在翅片上,造成空調換熱面積減少,導致空調效果下降。
3、室外機位置及安裝要求
室外機安裝時需要做基礎及支架和減震措施。室外機重量一般都很大,安裝基礎可以保證安裝機器的承重要求,減震措施可以減少噪音。
保證支架承重能力達到使用要求,側出風機器,應在上部份再進行有效固定,防止機器側偏。
室外機水平安裝,機器水平安裝±1°以內,保證基礎承重均勻,保證機器運轉穩定。
六、風管的吊裝規范
1、風管水平安裝,直徑或長邊尺寸小于等于400mm,間距不該大于4m;大于400mm,不該大于3m。
2、螺旋風管的支、吊架間距分別延長至5m和3.75m;對于薄鋼板法蘭的風管,其支吊架間距不該大于3m。
3、風管筆直安裝,間距不該大于4m,單根直管至少應有2個固定點。
4、風管支、吊架宜按國標圖集與標準選用強度和剛度相適應的形式和規格。對于直徑或邊長大于2500mm的超寬、超重等特殊風管的支、吊架應按設計規定。
5、支、吊架不宜設置在風口、閥門、檢查門及自控機構處,離風口或插接收的距離不宜小于200mm。
6、當水平懸吊的主、干風管長度超越20m時,應設置防止擺動的固定點,每個系統不應少于1個。
7、吊架的螺孔應選用機械加工。吊桿應平直,螺紋完好、光潔。安裝后各副支、吊架的受力應均勻,無明顯變形。風管或空調設備使用的可調隔振支、吊架的拉伸或壓縮量應按設計的要求進行調整。
8、抱箍支架,折角應平直,抱箍應緊貼并箍緊風管。安裝在支架上的圓形風管應設托座和抱箍,其圓弧應均勻,且與風管外徑相一致。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10%,不得少于1個系統。
七、控制系統的安裝規范
1、電源線
室外機和室內機的電源各自單獨從配電箱或電器開關盒里接出,室內機的電源不能從室外機里引進。每臺室外機應單獨設開關控制。
每臺室外機應單獨設漏電開關進行控制。
室、內外機的電源線應穿鋼管或U-PVC管敷設。
電源線和控制線應分開安裝,不得穿同一套管。
2、傳輸線
傳輸線使用屏蔽雙芯線CVVS或CPEVS,無極性。屏蔽線的屏蔽網單端接地。
當傳輸線總長度應小于500m時,線徑為1.25mm2以上;
傳輸線應穿U-PVC管敷設,套管管徑為DN16以上。
傳輸線選用串聯方式連接,除室外機與室內機的接線端子外,其它部位不得有接頭。
傳輸線銜接不得形成閉路。
3、控制線
遙控線使用無屏蔽雙芯線,線徑為0.5-0.75mm2;
當遙控線長度超越10m時,采用規格與傳輸線相同的電纜。
八、風口與線控器的裝置
1、風口裝置
出風口安裝應做到安裝潔凈平整,無漏風現象,與風管或帆布連接處應做到牢固密封?;仫L口安裝應做到潔凈平整,位置應與機器的回風位置相對應。
2、線控器安裝
線控器安裝應做到干凈平整牢固,滿足用戶的高度及位置需求。
九、多聯機調試規范
1、系統清洗
全部管道安裝完成后,在與室內機連接之前,應用氮氣對管道進行吹洗。確證管路系統內部清潔無污物。
2、冷凝水體系試水
管道連接完成后,應做通水實驗和滿水實驗。一方面檢查排水疏通,一方面檢查其是否漏水。試水從系統的最高點進行灌水,查看排水是否通暢,水量是否正常。
3、冷媒系統試壓
出廠時,室外機截止閥已被關閉,安裝時,應進行確認。
在實驗前,應在納子帽與管上涂少量油,并應在固定納子帽時,采用兩只扳手操作。系統試驗壓力為4.15MPa。試壓分三步,緩慢升壓:
先升壓到0.5Mpa(5kg/cm2),停止加壓5分鐘以上進行泄露檢查;
升壓到1.5Mpa(15kg/cm2),停止加壓5分鐘進行氣密性檢查;
后升壓到4.15Mpa(42kg/cm2),進行強試驗,24小時以上保壓,壓力不降為合格。
注:
壓力修正:溫度變化1度壓力相應變化0.1kg/cm2。
同時從氣管和液管充氮氣。壓力表的量程6.0Mpa。
如需長時間保壓,應將壓力降低到3.5Mpa以下。
10、冷媒劑添加
多聯機系統冷媒劑充裝量包括三部分:室外機出廠之前已經充裝的制冷劑、室內機需要充裝的制冷劑和連接室內外管道內需要充裝的制冷劑。
冷媒管在添加冷媒劑之前,必須要經過吹洗和氣密實驗合格后,先用真空泵將冷媒管內的空氣抽空干燥,在使用真空泵抽真空時,一是要防止真空泵的潤滑油逆流入冷媒管內,可使用帶電子單向閥的真空泵,二是要從冷媒管高低壓兩側同時進行抽空。抽空完保持真空1h后方為合格,再進行冷媒劑添加,添加冷媒劑應根據冷媒管的直徑和長度計算后再使用電子稱進行定量添加。冷媒劑添加過多或過少都影響室內機的制冷制熱效果。
6、總結
多聯機系統安裝是一套細致活,在國家暫無相應的安裝質量標準又設計者未明確施工質量的指導和要求的情況下,大多數施工都根據廠家和經驗指導性安裝,完成工程竣工后,系統運行存在許多問題,如室內空調制熱(制冷)效果不佳、冷媒劑量不足、室外機無導風管等。憑借本工程的經驗以便其他工程施工的重視。
上一篇:技術咨詢
下一篇:技術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