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咨詢
關于空調,很多基本入門知識,今天最推薦這樣一篇關于空調基礎知識內容。如果你是行業大牛,本篇你可翻過。
溫度、濕度、清潔度與氣流分布,對4個要素加以調節,能夠控制室內環境以達到舒適的要求。
溫度:對室內空氣冷卻和加熱。這是用戶對空調的一般要求;
濕度:對空氣中的水分進行除濕/增濕。濕度影響對冷熱的感覺,保證各種設備的運行環境和條件。
清潔度:除去空氣中的砂土和塵埃,讓空氣變得清潔。這關系人體健康,另外醫療等特殊場合也對清潔度要求較高;
氣流分布:循環的空氣吹遍房間各個角度。其中有氣流循環和氣流速度兩大點。
冷沖擊:夏季制冷時,室內外溫度差達到10℃,從室外進出時會強烈感受到冷氣與熱氣,使身體感到不適,這種不適稱為“冷沖擊”。
制冷時室內外溫度差為3~7℃(標準為5℃)
無論在何種場合,溫度差絕對不要超過10℃。
在同一房間內,干球溫度與濕球溫度的溫差越大,說明被測量房間的相對濕度越小。
房間需要配置多大容量的空調設備主要取決于房間負荷,負荷不僅僅是建筑的傳熱負荷,還包括新風負荷、人員發熱量、設備發熱量、燈光發熱量等等。
制冷量又稱冷量,是單位時間里由制冷機(空調器)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所轉移的熱量。
單位時間內由空調器產生的熱量(電熱型)或空調器從外界吸熱后向室內輸送的熱量(熱泵型)稱為制熱量,單位與制冷量相同。
標準單位:瓦(W)或千瓦(kW)
1W=0.86Kcal/h或1kW=860kcal/h
冷噸:1t 0℃的水在1晝夜(24h)內變為0℃的冰所對應的制冷能力。
冷噸分為美國冷噸和日本冷噸。
1美國冷噸=3 024kcal/h=3.526kW;
1日本冷噸=3 320kcal/h=3.860kW。
TC:總容量(相應配比和室內設計溫度下的制冷量或制熱量),kW
PI:輸入功率(制取相應冷量或熱量所需的耗電量),kW
風冷空調主機計算輸入功率時應加上風扇電動機功率。
IPLV(C) 綜合反映了多聯機在部分負荷下的運行效率,根據統一的方法進行測試,更能公平合理的體現多聯機產品的節能性!此版本取自GB50189-200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現版本GB50189-2015已更新如下:
上一篇:技術咨詢
下一篇:技術咨詢